close
2007.01.20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又是焦土抗爭!在昨天立法院本會期的最後一天,藍綠立委全力動員,傾巢登場,為的,竟然不過是再度讓議事癱瘓法案卡檔。這樣的立法院,如此的朝野互動,自己都欠修理了,怎麼可能執行什麼修正路線?

排在議程裡的,有許多攸關民生法治的重要法案,還有施政必需的總預算案。這些法案沒有藍綠色彩,施政也沒有黨派之別,沒有理由一擱再擱。偏偏立委諸公諸婆老習慣不改,花了一整天相互捆綁,從前一天積極動員霸占發言台,到昨天中午連飯都不吃也要卡位,外加不斷穿插的叫罵、拉扯、飆淚、丟鞋、揮拳,以及少不了的相互指控,把議程卡得動彈不得,僵持到最後才挑燈夜戰開夜車審法案。立法院一再虛耗在無休止也無意義的焦土戰,實在讓全國民眾厭煩至極!


如果是為重大議題作千秋之爭也就罷了,結果竟是為了藍軍想把中選會改為政黨比例代表制,這就完全說不過去了。任何明定要超出黨派的組織,都以維持超然中立、排除政治介入為重要價值,因為這與該組織能否扮演健全角色,以及公眾利益能否獲得確保,都息息相關。因此,像監察委員和考試委員,就不應該出現政黨分配名額的情形。

至於中央選舉委員會,同樣不該搞什麼政黨比例。理由很簡單,中選會負責處理各項選舉作業,而選舉就是各政黨競逐執政權的角力場域,中選會可以算是角力賽的主辦單位。身為主辦單位,當然應該超然公正,否則偷偷在規則裡搞鬼,或者把誰擺在不利位置,比賽就不公平了。不公平的比賽,不只侵犯參賽者的權益,更侵犯了選民的決定權,徹底破壞了選舉的正當性。

民主政治的基礎是正當合法的公平選舉,否則不是人民作主、而是掌控遊戲機器的人作主。既然中選會超乎黨派運作這麼重要,有政黨推薦的比例代表存在,就與其宗旨產生了根本性的矛盾。中選會委員執行職務時,心中既不能有黨派立場,也不能代表任何政黨,更不可淪為政黨的工具。如果中選會的席次是依據政黨比例分配,是否會成為政黨的遙控戰場,恐怕很令人擔心。

如果認為中選會裡必須建立各政黨相互制衡監督的機制,才能確保遊戲規則公平,所以要實施政黨比例制,那更是胡說八道。選舉遊戲規則是否公平合理,儘可以循行政與法律管道處理,不需要靠各政黨的恐怖平衡,否則是不是連法官也要採取政黨比例代表制?何況太多的往例顯示,政黨壟斷分配的結果,往往不是公平透明,也不是對公眾利益的最大保障,結果不過是政黨的利益分贓而已。

這項法案已經很有待商榷了,國民黨立院黨團把這個法案排到第一案,那更是不可原諒!這個會期只剩下最後一天,中央政府總預算及許多民生法案嗷嗷待過,放著那些爭議不大、卻攸關眾多百姓福祉的預算法案不管,反而把高度爭議的中選會組織條例修正案擺到第一案,再加上眷改條例等高難度法案,不是蓄意讓議程整個卡死,就是不知民生疾苦,一腦袋全陷在自己的政治鬥爭世界裡。這看在民眾眼裡,會有什麼樣的觀感,在決定策略的時候,國民黨到底有沒有考慮過?

雖然立法院已經很久沒打架了,但一開幹起來,顯然委員諸公諸婆們平常有在保養,身手完全沒有生疏,從早打打鬧鬧到晚,火力依舊旺盛,罵聲毫不稍減。而球鞋與高跟鞋齊飛的場景,也馬上就被外電報導出去,再一次展現了台灣享譽全球的「暴」發力。對於這樣經常讓台灣變成國際笑柄的立法院,台灣民眾實在既痛恨又無奈。

國民黨這些年來一直未能改善形象,和在立法院裡的表現有直接相關。喪失執政權之後,國會成了在野黨的唯一舞台與戰場,而民眾也主要依據國會表現來評價在野黨。但藍營的國民黨與親民黨經常陷在自己的邏輯與優先順序裡,只聽到深藍鷹派的聲音,把特定族群的利益列為優先,既和一般民意脫節,也忽視當然普遍存在的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即使在黨主席馬英九提出了比較務實中道的馬修路線後,也看不到在實際執行面的落實動作。

也許在立委改選之前,為了搶初選、搶選票,心急如焚的立委會更傾向焦土抗戰。但只再度證明,立法院是多麼需要一番好好的整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