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肺結核,俗稱肺癆,是肺部受到結核桿菌侵襲感染的疾病,除患者的肺部被病菌侵蝕形成肺結核外,同時也有可能結核桿菌會在身體中多個器官造成破壞(腦部、淋巴結、腎臟、腸道、骨骼、男女性生殖器官等),而造成肺外結核。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肺結核是台灣地區目前患病及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病,每年新感染的肺結核個案至少有一萬五千人,佔所有傳染病通報數的七成,因結核病死亡的案例每年約在一千五百人,在所有死亡原因中排第十三位(民國94年);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健檢中心的統計資料中,胸部X光檢查異常率在千分之三至五左右,在各種法定傳染病中不僅高居第一位,且超過半數,所以台灣的肺結病是一個很重要的國民保健和公共衛生問題。
肺結核傳染途徑:
肺結核是由空氣傳染,結核病菌隨呼吸道進入人體,所以首當其害的就是肺部。肺結核可分「開放性」及「非開放性」。
「開放性肺結核」是指病患者痰沫唾液含有結核桿菌,當他們咳嗽或打噴嚏時便會將帶菌的飛沫散播在空氣中,傳染他人。「非開放性肺結核」是指病患者痰沫不帶病菌,故不會傳染他人。
肺結核發病過程:
並不是所有感染到結核桿菌的人都會發病,出現病徵。若免疫系統正常,受感染者能抑制體內結核桿菌的生長及繁殖,病徵便不會出現,大部分的人極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但一旦這些受感染者的免疫力減弱,身體抵抗力降低,肺結核就會病發,出現病徵。
身體抵抗力衰弱的病人接觸到結核菌,結核菌會立即讓肺組織受到破壞,並藉血液循環或淋巴腺迅速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病徵會於短期內出現,病人更有很大機會在兩、三星期內死亡。
肺結核病徵:
當肺結核病發,病者會有下列症狀:咳嗽、痰中帶血、氣喘、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重減輕。若出現這些症狀後及早接受適當治療,病患就能徹底痊癒。否則待結核菌擴散至全身,病情惡化,治療就非常困難;不但拖延康復進度,嚴重者更會死亡。
肺結核檢查方式:
1.X光檢查 ( Chest X-ray )
2.皮下試針( PPD, tuberculintest )
3.顯微鏡化驗痰樣本( Sputum Smear Direct Microscopy )
4.痰細菌培殖( Sputum Culture )
5.支氣管鏡檢查 ( Bronchoscopy )
6.活組織檢查 ( Tissue Biopsy )
7.電腦斷層掃描 ( CT Scan )
肺結核的治療:
肺結核的治療技術越來越進步,治療期間也越來越短,最新的藥物療程已縮短為六個月,在服藥二個星期後,大部分的開放性病人就不具傳染性,不必擔心會傳染給別人,但仍須繼續服藥到醫師指示可以停藥時才停藥,停藥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
如何幫助肺結核的同事或家人:
彰基健檢中心檢查異常通報人員表示:一般的受檢者在接到胸部X光檢查異常通知時,大部分的患者起初都是抗拒不肯相信自己得到肺結核,到後來痰液的三次培養都呈陽性反應時才沮喪的相信與接受,所以如何來幫助親友走過這段治療期是相當的重要。
1 .家人的關心和協助:家人應幫助病人服藥和複查,並比平常沒有病時更加關心和照顧,讓他們感到家庭的溫暖,有勇氣和信心來接受治療。
2 .社會的接納:大部份的肺結核病人是不會傳染的,就是開放性病人經過適當的治療後也會變成非開放性病人,不會傳染給別人,所以肺結核病人並不可怕,應該接納他們,協助他們早日康復。
資料來源:彰基家庭醫學科衛教網、行政院國民健康局、健康九九衛生教育網
更多的健康檢查資訊請連結至 http://www.cch.org.tw/7120/
- Sep 10 Sun 2006 01:55
頭號法定傳染病-肺結核有捲土重來之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