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浚晅/永和心晴診所院長】

罕見疾病基金會日前呼籲,請醫界對罕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更加重視與謹慎。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之子罹患原發性肉鹼缺乏症,但因十多年前被當成高血氨症,未能適時補充肉鹼,竟引發心臟衰竭猝死,令悉心照護孩子十多年的母親心碎。

不只是罕見疾病,臨床上許多常見的疾病也容易誤診,例如睡眠障礙,就常常隱藏著看錯醫師、吃錯藥的危險。

張小姐(化名)是37歲的家庭主婦,近一年來常有心悸、胸悶、盜汗、肩頸痠痛、睡眠片段的情形,在心臟內科治療半年多後,症狀未獲改善,失眠加劇,並有呼吸不順、頭暈、緊張。對安眠藥已經出現抗藥性,劑量逐漸增加。

陳太太(化名)是54歲退休公務員,幾年前停經後曾因熱潮紅、早醒、心情煩躁而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近三個月入睡困難、體重減輕、不喜歡出門。經常拿女兒的安眠藥救急,但起床後會有頭暈現象。

林先生(化名)是42歲上班族,近半年來容易緊張,腹漲、腹瀉、便秘交替發生,整天疲倦、記憶力變差,在肝膽腸胃科追蹤治療二個月,症狀持續、越睡越累。自覺對安眠藥出現依賴,不但有「追藥」的情形,白天也會自行以安眠藥來緩解身體不適。

上述個案在門診中非常多見,生理症狀多樣且複雜,但共通處是都有嚴重睡眠障礙的問題,只可惜多數患者對於失眠的警覺性不夠,往往在門診即將結束,才匆匆拋出一句:「醫師,我睡不好,加開幾顆安眠藥……好不好?」醫師受限於門診人滿為患,往往就開出安眠藥。

缺乏詳盡正確的病史、藥物史詢問、失眠型態評估(入睡困難、片段、多夢、早醒)、理學檢查、實驗室檢驗,就貿然開始服用助眠藥物,實在令人擔心。

上述的張小姐其實不是心臟出問題,她所罹患的廣泛性焦慮症,經過治療,不用吃安眠藥也可以輕鬆入眠;陳太太其實是適應障礙合併失眠問題,學習減壓冥想、肌肉放鬆,其實比單純服藥更有幫助;林先生則是大腸激躁症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自律神經檢測、生理回饋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助眠劑的使用與依賴。

在身心、睡眠醫學領域中,睡眠障礙已經不再等同於要吃安眠藥,即便少數個案必須暫時依賴助眠劑,但只要在服藥的同時施以專業的認知行為治療技巧,多數個案都不難達到逐漸減藥、夜夜好眠的療效。

睡眠障礙治療並非只是做出正確的診斷與用藥,舉凡醫病關係的建立,藥品療效、副作用的解說,睡眠衛生的調整,以及生活壓力的調適,內科疾病的預防與轉診等等,都是良好的睡眠特別門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與標準。

睡眠障礙應該受到正視,失眠問題不該只是身體症狀的附庸;臨床上常見到許多患者「走錯門診、看錯科」,辛苦排隊看診,不但未能換得身心健康,反而讓失眠問題加劇,藥物成癮、依賴、副作用等問題,一步步侵蝕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健康。

【2006/08/17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