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好的資訊、沒有自資訊提煉的智慧,就不可能有好的管理。讓我們看看下面幾個例子。

美軍的資訊戰爭

2003年3月的美伊戰爭(Operation Iraqi Freedom),是個快節奏的軍事行動。美國陸軍快速越過幼發拉底河谷(Euphrates),直攻巴格達。當時負責部隊後勤補給的史圖茲將軍(Jack Stultz)苦笑說:「別說把補給品送到,就連確認部隊的正確位置都是一大挑戰。」為了克服這種困難,美軍每一個戰鬥單位都必須攜帶轉頻器(transponder),所有的補給品貨櫃都貼上無線射頻(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標籤,以確認部隊與補給品的即時位置。這些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技術,也是美軍與全球營業額最高的沃爾瑪(Wal-Mart)共同研發的成果。即時掌握資訊,才能使整個部隊與後勤系統按照作戰計畫運作。美軍指揮官法蘭克斯(Tommy Franks)將軍這麼說:「我們靠速度狙殺(speed kills)!」

贏球靠智慧,不光靠銀子

在2005年美國大聯盟賽季,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贏取一場比賽的代價大約是62萬美元,而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卻要花上219萬美元。為什麼呢?運動家隊總教練畢恩(Billy Beane)分享了他的訣竅。由於奧克蘭的市場不大,球隊預算也有限,他不能像洋基隊那樣,花上千萬年薪簽下大牌球星。於是,畢恩思考著如何利用有限預算去贏取最多的勝場數。畢恩僱用迪波德斯塔(Paul DePodesta)當他的助手,迪波德斯塔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深信數據和機率的威力。

他們發現,跟球隊得分有顯著正相關的是球員上壘率,而不是令人熱血沸騰的全壘打數或高打擊率。奧克蘭運動家隊於是在市場上用便宜的價格,鎖定一些打擊率不到三成、但選球能力跟克制力強,而擁有超過聯盟平均上壘率的球員。畢恩大量採用機率與數據作為選擇球員的評估指標,奧克蘭運動家隊才能在2001年、2002年以排名大聯盟倒數前三名的薪資總額,連續兩年拿下100勝,戰績名列前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