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

教育部甫完成的94學年度中小學體適能檢測出爐,對其結果國人應不感意外,但恐怕也會深以為憂。據測驗結果顯示,高中職以降的學生體適能普遍呈現停滯甚至退步現象,其中又以心肺功能退步最多。

體適能的停滯與退化,意味了缺乏運動。就更深層的意義而言,不啻身體與自我呈現極度疏離的狀態。我們很難想像,基礎教育的教改喊了10多年,結果竟只是在教材上打轉,嚴重忽略了中、小學學童早已呈現「金蟬脫殼」的病徵;我們更不解,時下學院的後現代、文化研究風潮正熾,身體、情慾更蔚為一種學術品味的關鍵字之際,國民的身體卻普遍提早衰退、老化、需要進廠保養。凡此種種,莫不凸顯了我們的教育界如何地「身心分離」,儘管腦袋超高強度空轉,但身體卻是完全當機。

雖然教育部體育司警覺到這份測驗所傳送的噩耗,並預計從明年起要求各校提出學生運動計畫,但恕我們直言,這個構想雖然值得肯定,結果恐怕還是會讓人大失所望。理由之一,我們的教育者向來是考試菁英,這些人的大半生幾乎沒有運動的基因存在,故「動一動」恐怕就是體制內教育者對於體育的普遍共識了。理由之二,體育成果雖然可以透過數據來量化(例如百米跑幾分幾秒)表達,但它的量化意義絕對無法與學科相提並論。況且體育的真諦也不是量化,而是如何培養成一種生活習慣。

這就是民國初年包括蔡元培等諸多著名教育學家對於體育教育提倡的真諦。體育不是一種學科,而是生活方式。歷史上,許多後進國家為了洗刷「病夫」的污名,結果是採取捷徑而行,透過少數菁英選手的培養、獎牌的爭奪來樹立國家威望。然其結果卻是讓體育學科化,或是讓體育與學科形成了二元雙軌制,而這也正是我們眼前的困局。

倘若我們的學校依舊是現在這種「排排坐」的制式教室,關了50分鐘才讓學生出去透口氣,關了7、8個小時才強制他們動個一小時,那麼體育就不是學生的生活一部份,而是干擾!同樣地,倘若資本主義的工作與休閒二分依舊存在,那麼休閒、運動就是點綴,並只是為勞動力再生產充電,則其工具性目的又如何可能成為人生內容?

如果我們不願國家未來的棟樑與「病夫」劃上等號,那麼我們確實應該深刻地思考體育、運動,以及人與身體解放的真實意義。對於這個嚴肅的人生議題,我們所需要的不是技術性的時數、課程調整等問題,而應該是批判地理解人與社會的關係,讓身體的異化不再成為一種普遍的時代病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