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osted on 2006-12-07 11:30 李偉文 閱讀(1811) 迴響(8)
偶爾與朋友談到媒體時,大家除了批評現在連新聞節目也綜藝化,在收視率銷售率的壓力下,不管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全都朝著辛辣血腥八卦的方向走,偶爾一些不視時務的人不免懷念起過往單純的閱聽空間。

  不過我發現,批評歸批評,當一份報紙,或電視遙控器在手,會吸引我們目光的是不是也是我們口諸筆伐的色腥煽新聞?那些長篇大論不偏不倚地分析,公共議題的探討,或憂國憂民關懷環境與未來的深思文章,是不是我們會立刻跳過呢?

  當許純美變成家喻戶曉,當八卦刊物的銷售量節節上升,我想,該反省的不是媒體,而是我們自己,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會有什麼樣的媒體,假如我們真正的言行如一時,那些我們批評的事物也會改變。

  當我們總是消極地批評時,是否曾想過要積極地以行動來表明。

  老實說,當年若不是我在「人間福報」曾經有個專欄,我也不會想到去看這份在所有便利商店都買得到的報紙。

  人間福報每天四大張,如民國76年解嚴前的三大報(當年三大報是中時、聯合、中央)的篇幅。內容就是將現在四大報(中時聯合自由蘋果)裏,會被我們批評的文章刪去就是了。當年我把看這樣的報紙當做自己的試驗,試驗自己是否真能不犯自己所批評的事,一面罵媒體色腥煽八卦,一面又被色腥煽八卦所吸引。

  這是不大容易的。
  在多年前拍寫真集蔚為風潮時,有位作家曾寫過「晚間黃金檔七點多的新聞時段,我告訴自己,那一台一播出明星或模特兒拍寫真集的新聞,我就轉台,於是,遙控器一台一台的跳過,最後,我只有頹然的關掉電視。」

  除了關掉電視,不看報紙,這樣消極的作法之外,當我們看見好的行為,善的作法,是否更要積極的鼓勵他們的存在呢?

  當然,或許我們一個人時力單勢薄,對所謂的「大環境」的改善不可能改變多少,但是,在我們周邊的「小環境」中,我們卻可以保持著「準備好」的心情,一旦發現有人有善意的舉止,愛的行為,我們自己可以馬上有善意的回應,好讓這顆善意的種子有存活萌芽、生根茁壯的機會。

  甚至,除了「準備好」共襄盛舉之外,自己事實上還可以嚐試做那個可能被踐踏,但可能被呵護的種子,或者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做個播種的人。這就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當我需要被人安慰時,反而去安慰別人,當我需要被鼓勵被呵護時,反而主動去鼓勵去照顧別人,當我們批評世上充滿不公不義時,讓我們去當善意傳播的來源。」



後面附一篇網路上的文章供參考

吉訶德的天空 部落格的文章 無可奈何談媒體 ......有個小故事,選戰中,競選幕僚不斷無中生有捏造事情攻擊對方,候選人有點擔心地問:「這樣好嗎?有些指控未免太離譜了!」幕僚胸有成竹地說:「沒關係,我就是要他否認,反正我們丟的泥巴夠多,總有一些會沾上去的!」.....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6/12/07/13448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