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媒體事件與觀察 : 校園民主教育的挑戰

根據國語日報報導,桃園縣日前傳出自治小市長選舉成了「有錢人競爭」,家長花大錢製作、發放文宣,造成家長和學生選邊分派,校園嚴重對立。因此,桃園縣教育局打算以「限制選舉經費」作法控制「惡質選風」。不過,這並不是第一次有人對國小自治市長提出異議,稍早也曾傳出有小學打算停辦小市長選舉,因為,許多小小參選人受到媒體影響,將電視選舉中的口水戰、相互攻訐戲碼帶到校園。

這幾年有機會在不同場合向基層教師分享媒體識讀的觀念,許多老師在討論時表示,學校教育快被電視給打敗了,在學校教的價值嚴重受到媒體的另一套(負面)觀念的挑戰,因而有很強的挫折感。其實,自治市長的選舉似乎也遭遇到同樣的問題。

大約20年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首次舉辦兒童自治市長選舉,當時是希望透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學習民主程序,但這樣的公民素養教育顯然不敵媒體對民主的窄化,以及電視選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台灣媒體的確嚴重扭曲民主意義,選舉新聞報導只見負面的口水叫囂與明星候選人的競爭,缺乏政見、政策的評比與分析;公共論壇節目咒罵多於對話,少數幾張嘴從早到晚佔據言論市場,偏狹的藍綠政治觀點嚴重排擠多元意見,即使民眾有call in的媒體近用權,但20秒的限制,只能發洩情緒、罵罵髒話,公民充其量只是跑龍套的角色。不過,問題不僅在媒體,政治文化將民主簡化成選邊站的投票行為,忽略民主其實是對話、論辯、相互理解、參與、尊重的過程。

事實上,影響學校的不只是惡質的媒體政治,還包括簡化的民主的概念。自治小市長選舉往往只發揮「選舉」的功能,忽略了「自治」的重要意義。既然是「自治」,就應該讓學生對學校事務有更多的參與、決策及自我管理,透過更多的民主程序,蒐集「選民」意見,形成共識與集體力量提出對校務的看法,才不會辜負選民所託。

其實,面對電視選舉的不良示範,基層教育更不該就此退縮,否則,謬誤的民主將更有恃無恐;相反的,基層教育需要創造有別於媒體的政治文化,除了透過選舉機制學習民主程序,也應賦予兒童公民更多權利與義務,開放更多的言論與參與空間。當然,選舉方式也可以有所調整,除了傳統的投票與政見發表,還可以引入「公民審議」機制,讓候選人與選民直接對話與討論,透過對話相互理解,學生也能重新學習民主形式與意義,直接參與民主的過程,否則,自治小市長的選舉可能只是複製既有的政治文化,少數學生明星的表演舞台,而「選民」也只能當個有意識的投票機器。

(本文作者管中祥為本會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