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11.19  中國時報

楊榮健


不是之前傳出的遊騎兵的三千萬美金,也不是之後號稱紅襪可能的四千五百萬美金,而是五一一一萬美金(十六.七五億台幣)!這正是喧騰一時的松◆大輔轉隊費金額。松

◆值不值這個價碼?日本職棒到底是制訂了什麼制度,才能創造出這樣的金額?

日本職棒因此決定制訂出「日職球團所屬的非自由球員前往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唯一管道」,而這就是對球員與MLB球團通通相當不利,但日職球團卻佔盡便宜的「入扎

制度」(競標制度)。這個制度很簡單,當日職球員有意挑戰MLB,並獲得所屬球團同意時,將透過日職理事長事務局,發函通知MLB理事長事務局。在MLB理事長事務局通知MLB旗

下的三十球團後,有意競標的球團在四個工作天內將下標金額告知MLB理事長事務局。


結標期限結束後,MLB理事長事務局將最高金額告知日職球團,若日職球團同意該金額,MLB理事長事務局才會告知最高標的MLB球團名稱,得標的MLB球團便獲得與該球員的三

十天獨家交涉權。若日職球團不接受該金額,或MLB球團無法在三十天內與球員簽約,則全部回歸原點,該球員將繼續為所屬日職球團效力。

在整個流程中,我們看到日職球團不僅擁有隨時否決的權利,且在不公開的競標過程中,志在得標的MLB球團也很可能會被迫提出過高的投標金額。而這個可能超出合理範圍的

金額,其實就是日職捨棄傳統球員交易模式,另行擬定制度的主要原因。

此制度在一九九八年紀後開始實施,首次的案例便是廣島棒球學校出身的廣島隊多明尼加球員,鈴木一朗藉此轉戰MLB後,「入扎制度」才逐漸成為日職球員赴美的主要管道。

如果要避開這個剝削球員與MLB球團的制度,唯一的方式便是成為自由球員(或被球團解雇),只是在日本職棒要成為自由球員,最快也要九年。

為何日本最頂尖的業餘選手,就算滿懷大聯盟夢想,還是會先拒絕MLB的邀約,而選擇日本為職棒生涯的出發點?主要原因便是MLB充斥全世界的強者,競爭相當殘酷,日本最

強悍的職業好手都不見得能夠生存下去,何況日本的業餘選手。但日本頂尖的業餘選手,幾乎都有把握在日本職棒功成名就,即使無法立即前往大聯盟,也可以在賺飽了安家費後

,再找機會去挑戰充滿未知的MLB。

而台灣職棒為何不能成為類似日本職棒的大聯盟跳板?除了台灣職棒的薪資水準遠不如美日職棒外,「不能夠在台灣職棒有明顯的成長」,與「台灣欠缺明確的轉戰制度」,

可能更是讓業餘選手視台灣職棒為畏途的主因。

台灣職棒多數球團根本沒有球探的編制,等於欠缺發掘人才的能力;教練的觀念落伍,球員的技術甚至常常不進反退;排斥自由球員制度,或任何如日職的「入扎制度」般明

確的轉檯制度,等於扼殺球員挑戰更高舞台的機會,也因此降低球員進步的動力。球團也未積極改善經營體質,僅僅一昧要求政府給予稅法補助或開放職棒彩券,一旦旗下好手有

機會挑戰日本職棒,通常也只是透過仲介將球員低價賣出,不但未幫球員爭取更高權益,也對本身的經營毫無幫助。

台灣的職棒環境相當低迷,也許政府與球迷都應該給予更多支持與關注,但若台灣的職棒球團與聯盟無法也不願提高自身的專業,職棒的未來又在哪裡?

(作者為「球魂」網站站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pnoi 的頭像
    bpnoi

    bpnoi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