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4  中國時報

洪菀蔆/嘉義大林(研究生)


隨著網路搜尋引擎的普及化,社會大眾在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時,已逐漸由原本的人際詢問,譬如「問家人朋友」,轉而為先上網鍵入關鍵字詞查找一番。只不過,「Google醫生」的背後是動用了多少人力將醫療資訊數位化?是倚靠多少搜尋系統的建置人員進行更新維護?

在頌揚Google的神奇診斷之餘,別忘了搜尋系統的背後基底,依舊是根植於前人詳實的醫療紀錄、各式檔案的長期保存,及學術人員不懈的研究結果。因此,何必要說「連醫生也得放下身段Google一下」?資訊素養早已是現代人必備能力,而資訊科技的功效也並不如時下所稱這般「神奇」。


還記得電影〈羅倫佐的油〉裡,為了尋找關於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ALD)的醫學資訊,而遍尋書籍的父母嗎?現代病人相較之下能更便利而廣泛地搜尋到醫療訊息,並依此和醫師進行討論,這都在相當程度上,縮減了醫病關係中的知識落差,助於病人和醫師間的討論。但是,搜尋得來的網路資訊卻也有其片段性、偏誤性的疑慮,若是一味堅信自己Google來的醫療資訊,甚至以此和醫師爭辯不休、總是懷疑醫師的診斷──這也許將成為醫師另一項頭痛的問題了,而民眾更需注意,是否會因資訊過於紛雜,反倒延誤治療。

網路搜尋系統可彌補人腦記憶闕漏,作適度的分析與提醒,但疾病診治中的複雜性也還是要靠醫師的臨床評估,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新資訊檢索時代的醫病關係如何發展,終究仍要靠資訊科技取代不了的我們加以篩選、判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n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