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 B6/浮世繪/時報科學與人文 2006/07/16 |
【陳耀昌(台大醫院教授、醫師)】 台灣營利型臍帶血公司最令醫界批評之處,也就是在於其宣傳手法的誇大。 最典型的例子是,二○○二年七、八月間,臍帶血公司以新聞報導方式宣稱:「第一夫人吳淑珍要站起來,要靠她金孫(那時尚未出世)的臍帶血幹細胞。」 因為自一九九八年,胚胎幹細胞培育成功之後,科學家們發現骨髓幹細胞及臍帶血幹細胞除了原有的「造血幹細胞」機能外,也帶有分化成其他器官、組織,如神經、血管、肝細胞之能力,換句話說,具有「未來再生醫學」的潛能。 然而,在台灣臍帶血公司的宣傳下,這些「潛能」似乎已經變成「事實」。實際上,也是這樣的誇大,讓臍帶血幹細胞在民間大紅特紅,也誤導了民間對「幹細胞研究」的認知。也許全世界的營利型臍帶血公司或多或少向民眾提到這樣的「未來利基」,但如果比較西方臍帶血與台灣臍帶血公司的網上宣傳內容,會發現西方的內容要保守多了。但即使如此,仍然遭受到醫界「過度承諾」、「無實際應用」的批評。而在台灣,至少得再加上「無法做適當品管」的質疑。 例如,台灣臍帶血公司以總統夫人為例宣傳,聲稱如把外孫臍帶血蒐集起來,再打入總統夫人的神經創傷之處,讓幹細胞搖身一變為神經細胞,可以聯結斷裂缺口,總統夫人就可以站起來。 但是,四年過去,為什麼總統夫人還未站起來?其一:因宣傳中的治療模式是「未來式」,甚至可能是「泡沫式」,能不能真正運用到人體,還在未定之天。 其二:這種治療模式只能用於「自體」,換言之,只能用於「幹細胞原先的主人」,不能用於他人。 其三:幹細胞公司的合約只保存二十年,而「再生醫學」的使用,通常在中年之後,青少年期除了神經外傷外,根本不太可能成為「再生醫學」的適應症。 這些就是「過度承諾」。 有人認為「保存幹細胞」就像「意外保險」,反正把它當保險看待,有錢人可以去保。此話是不錯,但如果站在社會資源的眼光來看,意外保險是一紙保單及簽約、繳款儀式,而不太浪費社會資源;而臍帶血貯存必須消耗不少社會資源,例如台灣私營臍帶血庫,每位客戶所花費物力、人力的資源以五萬新台幣計之,到目前八家公司的所有客戶,四、五年來,總數若以三萬人估之,則社會資源之花費約十五億新台幣。但迄今為止,實際上開封來真正使用的數目為「零」,也就是這些資源的花費迄未有任何成果回收,將來最大的可能是永遠不會開封。而既未「開封」,當然也不知道其「品管」如何;不像晶圓片,一出品,就須通過「良窳」檢查。 這就是「無實際應用」及「無法做適當品管」。 反觀台灣公益型臍帶血庫,目前約已使用二、三十袋左右,運用價值明顯較高。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